[1] 李汉琳, 肖才文, 范捷, 等.武汉市中心城区气传真菌与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 25(17):786-788. [2] 朱红英, 吴菁, 孙麓, 等.武汉市气传真菌与吸入性变态反应疾病关系回顾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30):119-120, 124. [3] 李春兰, 冯明礼.气传致敏真菌与过敏性鼻炎发病关系及真菌变应原阳性106例脱敏治疗效果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1):36-37. [4] 曹丽春, 费世暖.黄石地区气传致敏真菌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3):432-434. [5] 黄晟, 王娇莉, 王利民, 等.真菌致敏的严重支气管哮喘三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0, 33(11):840-843. [6] 邹晖, 苏磊, 方秋红, 等.真菌致敏的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 6(23):7781-7783. [7] 李琳, 周新.真菌致敏与严重支气管哮喘[J].国际呼吸杂志, 2011, 31(5):369-372. [8] 徐波, 潘蕊, 潘文森, 等.真菌致敏的严重支气管哮喘1例并文献复习[J].临床荟萃, 2011, 26(16):1454-1455. [9] 王林林, 时国朝.真菌引起支气管哮喘发展和加重的免疫学机制[J].国际呼吸杂志, 2011, 31(20):1557-1560. [10] 荣令, 周新, 殷瑞和, 等.真菌蛋白酶在变应性哮喘发病中的作用[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1, 10(2):191-193. [11] 王业, 文富强.真菌与临床喘息性疾病[J].国际呼吸杂志, 2013, 33(3):208-212. [12] 杨秀娜, 陈刚, 孙磊, 等.真菌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J].国际呼吸杂志, 2009, 29(15):914-916. [13] 廖若敏, 周新, 白冲, 等.真菌暴露与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 2010, 31(5):315-317. [14] 孟文霞, 刘艳梅, 李晓鸾, 等.尘螨、花粉及真菌变应原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1(1):87-88. [15] 李琳, 周新.真菌致敏与严重支气管哮喘[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 2011, 05(2):125-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