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孟凡亮,张勇.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和乳胶凝集试验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2):1646-1647. [2] 夏敬文,陈小东,张斯为,等.32例肺隐球菌病的临床分析[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9,36(1):103-106. [3] 卢洪洲,曹天高,周颖杰,等.乳胶凝集试验对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及治疗的意义[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3):209-211. [4] 黄绍萍,卢水华,朱召芹,等.T细胞斑点试验联合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对肺结核合并肺隐球菌病诊断的初步研究[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4):252-255. [5] 王露霞,刘海英,石凌波,等.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乳胶凝集试验干扰因素的探讨[J].临床检验杂志,2010,,2(2):159. [6] 史利宁,李芳秋.ELISA 法检测曲霉半乳甘露聚糖的影响因素[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3):465-468. [7] 李军,席丽艳.真菌抗原成分及代谢产物在系统性真菌感染诊断方面的应用进展[J].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4,30(4):254-255. [8] 王端礼.医学真菌学-实验室检验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6-226. [9] 盛华,瞿介明.肺隐球菌病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9(1):107-109. [10] 中国真菌学杂志编辑委员会.隐球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0,5(2):65-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