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真菌学杂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高级检索
|
图表检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1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3-04-28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非HIV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免疫相关易感因素分析
李恬恬, 李炳坤, 黄晓露, 廖柳维, 蒋志文, 何小娟, 莫南芳, 李秀楹, 蒋丽, 潘开素, 曹存巍
2023, 18(2): 97-103,110.
摘要
(
97
)
PDF
(1397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HIV阴性的马尔尼菲篮状菌病(TSM)患者的免疫相关易感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管理。
方法
前瞻性研究本课题组收集的来自广西及国内其他省市2012年至2021年确诊为HIV阴性的TSM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其免疫相关易感因素。
结果
纳入患者154例,132例检出免疫缺陷。儿童患者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为主;成人患者以抗伽马干扰素自身抗体相关的免疫缺陷综合征为主,其余包括合并恶性肿瘤及结缔组织病等基础病。
结论
TSM可发生于存在不同形式免疫缺陷的非HIV患者,应基于易感因素建立完整的免疫状态评估策略,以改善患者预后。
内蒙古某医院2012—2021年念珠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变迁分析
李敏, 赵建平, 冯江涛
2023, 18(2): 104-110.
摘要
(
77
)
PDF
(1029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2—2021年念珠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管理念珠菌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2年1月到2021年12月念珠菌的菌株分布和药敏实验结果。
结果
共分离出5472株念珠菌。标本主要来源于尿液、痰液、分泌物,分别占41.28%、31.69%和11.22%。临床科室分布主要来自保健病房、呼吸与危重症病房和ICU,分别占27.54%、18.29%和17.71%。主要念珠菌菌种有: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无名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葡萄牙念珠菌,占比分别为63.96%、14.33%、5.40%、5.23%、3.42%、1.83%和1.70%。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无名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葡萄牙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5种抗真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0.14%~3.53%、0.39%~22.41%、0~2.82%、0~12.50%、0.53%~5.88%、1.05%~57.895和0~12.22%。白念珠菌的耐药变迁情况不明显。
结论
2012—2021年期间,白念珠菌一直为我院最常见念珠菌,但2020年和2021近两年内白念珠菌的分离比例呈现下降趋势,非白念珠菌呈现升高趋势。本院分离的念珠菌中,热带念珠菌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克柔念珠菌除了对氟康唑天然耐药以外,对5-氟胞嘧啶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最高,其余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率均较低。
极早/超早产儿多重耐药希木龙念珠菌血流感染3例临床分析
钟美珍, 郭少青, 李小忠, 朱波
2023, 18(2): 111-116,134.
摘要
(
79
)
PDF
(840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早产儿多重耐药希木龙念珠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
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间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多重耐药希木龙念珠菌血流感染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共3例患儿,为极早/超早产儿,出生胎龄分别为25周
+1
、30周、30周,出生体重分别为725 g、1 000 g、1 070 g,发生感染时间为入院45 d、24 d、28 d,均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发生感染前使用过广谱抗细菌药物和低剂量氟康唑预防真菌感染。血液培养共检出4株和PICC导管尖端检出2株希木龙念珠菌,均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耐药,但对米卡芬净敏感,3例用氟康唑和/或伏立康唑临床病情无改善,最终均改用米卡芬净治疗痊愈,且未见明显肝肾、血液毒副作用。
结论
应警惕极早/超早产儿在氟康唑预防真菌感染的过程中耐药非白念珠菌血症的发生,多重耐药希木龙念珠菌血流感染应用米卡芬净治疗安全有效。
重症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两性霉素B的药代动力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王皓飞, 王金龙, 胡文瀚, 宋倩文, 吴昌德, 何洁, 胡琳璘, 徐静媛, 李卿, 潘纯, 谢剑锋, 黄英姿
2023, 18(2): 117-122.
摘要
(
77
)
PDF
(823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脱氧胆酸盐两性霉素B在重症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特点及目标靶值并分析其PK变化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从2018年11月—2022年11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并接受脱氧胆酸盐两性霉素B输入治疗的重症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用药从1 mg/d开始逐渐累加至50 mg/d,持续静脉泵入6 h,在用药第7、14天采集给药前及给药后1、3、6、9、12 h的外周血2 mL,采用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法测定血浆中两性霉素 B 的浓度。观察两性霉素B的PK特点并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影响其PK变化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12例重症侵袭性真菌病患者,对比正常受试者中得到的脱氧胆酸盐两性霉素B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重症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IFI)患者体内两性霉素B的谷浓度(Cmin)、清除率(clearance, CL)、半衰期(t
1/2
)和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AUC)均高于健康受试者(均
P
<0.05),而血药浓度峰值(Cmax)(1.63±0.77)mg/L未见明显差异。更快的两性霉素B剂量累加速度相比于正常累加组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
P
>0.05)变化,并且其Cmax和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更高。单因素分析显示实时APACHEⅡ评分可能是两性霉素B峰浓度的影响因素(
P
=0.008)。
结论
重症IFI患者体内两性霉素B的谷浓度、CL、半衰期(t
1/2
)、和AUC均高于健康受试者,但Cmax两组未见明显差异,实时APACHEⅡ评分可能是影响两性霉素B峰浓度的影响因素。更快的两性霉素B药物累加速度未表现出明显的即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增加,并且存在更高的药效浓度。
2002—2022亚洲地区奥默柯达感染回顾性分析
朱信霖, 李晨, 扈东营, 陈显振, 姜伟伟, 刘伊诺, 陈天杨, 陈天成, 廖万清, 刘晓刚, 潘炜华
2023, 18(2): 123-129.
摘要
(
140
)
PDF
(849KB) (
4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亚洲地区奥默柯达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提高奥默柯达感染的诊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和荟萃分析的方法,对亚洲地区已报道的奥默柯达感染患者的国籍、性别、年龄、危险因素、发病部位、临床表现、诊疗方法及预后等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奥默柯达感染在免疫功能正常和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中均可发生,发病患者男女比例为1.59∶1,尤其好发于早产儿及中年患者,血液系统为最常受累部位。超半数患者伴有免疫抑制的基础疾病或危险因素,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奥默柯达的临床确诊主要依赖培养。患者预后较差,死亡率高。
结论
近年来奥默柯达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诊断主要依赖于真菌培养。加强奥默柯达菌株的体外药敏监测和流行病学研究,对提高奥默柯达感染的临床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94例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周婷婷, 覃仁利, 徐秋红, 罗柳春
2023, 18(2): 130-134.
摘要
(
119
)
PDF
(796KB) (
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94例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发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确诊为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生死亡危险因素。
结果
2019年—2021年血流感染患者共检出 94例念珠菌,主要分布于ICU和外科,占58.5%;排在前三位的念珠菌分别是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分别占48.9%、16.0%、13.8%;94例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中死亡33例,死亡率为35.1%;死亡患者中检出最高的为白念珠菌(57.6%,19/33),主要分布于ICU(57.6%,19/33);药敏结果显示,近平滑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敏感率为100%,白念珠菌对三唑类药物耐药率<7%,光滑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对其耐药率为20%~26.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基础疾病≥2种、机械通气、气管插管与死亡率有关(
P
<0.05),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机械通气是与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白念珠菌在念珠菌血流感染中检出率最高,机械通气是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蒙特卡洛模拟法评价念珠菌性尿路感染时氟康唑的给药方案
张梦翔, 徐玥玮, 杨满琴
2023, 18(2): 135-139.
摘要
(
70
)
PDF
(1052KB) (
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结合氟康唑的药动/药效(PK/PD)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模拟2种氟康唑给药方案对白念珠菌及光滑念珠菌引起的真菌性尿路感染的治疗效果以提示临床在不同情况下选择有效地给药方案。
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这两年内通过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检测过氟康唑对其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的真菌性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的白念珠菌及光滑念珠菌,并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分别模拟两种常见的氟康唑给药方案对"5 000名念珠菌致真菌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达标概率(probability of target attainment,PTA),并计算各方案以AUIC≥25抗感染成功为目标阈值的累计反应分数(cumulative fraction of response,CFR)。
结果
共计分离出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分别73株与108株(共计181株),其对氟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2.3%、57.4%。200 mg/d给药方案的氟康唑对于白念珠菌及光滑念珠菌的CFR均小于90%(分别为85.85%和38.08%),400 mg/d给药方案的氟康唑对于白念珠菌的CFR>90%(为90.15%),对光滑念珠菌的CFR<90%(为45.54%)。当白念珠菌及光滑念珠菌的MIC≤4 mg/L时,2种给药方案的PTA均大于90%,当白念珠菌及光滑念珠菌的MIC≤8 mg/L时,400 mg/d的给药方案PTA均大于90%。
结论
400 mg/d的氟康唑对于白念珠菌感染导致的尿路感染能达到满意的抗感染治疗效果,而对于光滑念珠菌导致的尿路感染时,两种治疗方案均不能达到满意的抗感染治疗效果,存在较大治疗失败风险。对于此类耐氟康唑念珠菌感染导致的尿路感染,氟康唑治疗成功概率低,建议采用相关指南推荐的其他药物例如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
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的可溶性表达及纯化
彭敏, 张晨, 王珏, 陈浩, 孔庆涛, 桑红
2023, 18(2): 140-145.
摘要
(
49
)
PDF
(1662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制备可溶性TrxA-CARD9蛋白及其临床突变型。
方法
将构建好的原核系统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后,通过不同诱导条件筛选合适的表达条件。使用精氨酸辅助目的蛋白进行非变性溶解,并通过聚乙烯亚胺和硫酸铵沉淀法去除核酸和杂蛋白,最终利用阴离子交换和肝素亲和色谱柱纯化融合蛋白。
结果
成功构建表达质粒并纯化融合蛋白,酶切去除TrxA标签后通过质谱鉴定其为可溶性CARD9蛋白。
结论
成功实现了全长
CARD9
序列在原核系统中的高可溶性表达,为研究CARD9蛋白生物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基础,并为寻找治疗真菌感染的潜在靶点和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
病例报告
肺部及中枢神经系统尖端赛多孢子菌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曹雅, 谭清澈, 张家堂, 赵红, 苏敏, 马玉宝, 何绵旺, 杨飞, 于生元
2023, 18(2): 146-150.
摘要
(
68
)
PDF
(2925KB)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道我院收治尖端赛多孢子菌致肺部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例,并探讨其治疗措施。取患者肺泡灌洗液、脑脊液、颅内引流物进行病原学培养及宏基因组二代基因检测,根据菌株的形态学特点和基因测序结果鉴定为尖端赛多孢子菌。手术引流及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效果明显,但仍需进一步随访。
肺普通裂褶菌感染并肺不张1例并文献复习
叶景焕, 陈珠妮, 刘玉, 李亚清, 谢纬
2023, 18(2): 151-155.
摘要
(
77
)
PDF
(1345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普通裂褶菌(
Schizophyllum commune
,
S. commune
)是一种丝状真菌,为条件致病菌,引起人深部侵袭性感染国内报道罕见。我院收治了1例免疫功能正常患者肺部感染
S. commune
,广东人,既往体健,临床表现为反复出现的非刺激性咳嗽、咳黄白色黏液痰,胸部CT示右肺上叶肺不张并黏液栓,纤支镜下可见右肺上叶黏液栓堵塞及大量黄色脓性分泌物,肺泡灌洗液培养出
S. commune
,给予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1周后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服用伊曲康唑3个月,随访复查胸部CT示病灶吸收,右肺上叶完全复张,提示抗真菌治疗有效。
马尔尼菲篮状菌致HIV阴性患者眼睑脓肿1例
胡琴, 吴琼, 欧阳奕
2023, 18(2): 156-159.
摘要
(
63
)
PDF
(1250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女,43岁,发现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11个月,取淋巴结活检后诊断为"淋巴结核",抗结核治疗期间患者左上眼睑出现肿胀,行"左眼眼眶肿物摘除术(前路开眶)+带蒂皮瓣移植术",术后脓液培养示:马尔尼菲篮状菌,初始予两性霉素B治疗,后因肌酐升高改为口服伊曲康唑200 mg,2次/天,治疗7周后好转出院。院外口服伊曲康唑200 mg,2次/天,6个月后续以200 mg,1次/天,治疗8个月,随访两年未复发。
儿童播散性隐球菌病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唐鲁静, 楼金玕, 赵泓, 傅琳琛, 韩艳
2023, 18(2): 160-162,177.
摘要
(
48
)
PDF
(947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例主诉为"发现皮肤巩膜黄染1个月余,发热8 d"的患儿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 经肝穿刺病理活检及脑脊液培养、脑脊液新生隐球菌抗原检测诊断为播散性隐球菌病(肝脾,胆管,脑)。以黄疸为首发症状的隐球菌病临床较少见,故报道本例患儿的诊治经过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综述
抗白念珠菌感染的协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魏茹月, 冯文莉
2023, 18(2): 163-166,187.
摘要
(
92
)
PDF
(819KB) (
2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因编辑技术在新生隐球菌研究中的进展
彭薪元, 孔庆涛, 桑红
2023, 18(2): 167-171.
摘要
(
75
)
PDF
(900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药治疗浅部真菌病研究进展
唐姗姗, 吴然
2023, 18(2): 172-177.
摘要
(
105
)
PDF
(815KB) (
1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带念珠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徐怡澜, 阎澜
2023, 18(2): 178-182.
摘要
(
100
)
PDF
(809KB) (
3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念珠菌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
余宇, 佘晓东, 刘维达
2023, 18(2): 183-187.
摘要
(
68
)
PDF
(96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及遗传调控机制对白念珠菌菌丝形成过程调控的研究进展
李波, 杨静
2023, 18(2): 188-192.
摘要
(
46
)
PDF
(824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