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真菌学杂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1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1-08-28
    论著
    白念珠菌TFP1基因与钙调神经磷酸酶通路的相关性分析
    孟玲宁, 刘锦燕, 项明洁, 沈瀚
    2021, 16(4):  217-221. 
    摘要 ( 189 )   PDF (1084KB) ( 2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白念珠菌TFP1基因敲除株,并初步分析白念珠菌TFP1基因与钙调神经磷酸酶通路相关基因的关系。方法 通过融合PCR将白念珠菌TFP1基因上下游和营养缺陷筛选标记连接组成基因敲除组件,再运用醋酸锂转染法将一条基因敲除组件转入白念珠菌工程菌SN152,在营养缺陷平板上筛选出TFP1+/-菌株,再运用同样的方法敲除第2条等位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TFP1-/-菌株、TFP1+/-菌株以及SN152菌株RTA2CRZ1基因的表达量。结果 成功构建白念珠菌TFP1双等位基因敲除株,并且双等位基因敲除株中RTA2CRZ1基因表达量均下降。结论 敲除白念珠菌TFP1基因影响钙调神经磷酸酶通路相关基因RTA2CRZ1的表达。
    39株指/趾甲分离黄曲霉复合体(Aspergillus section Flavi)菌种鉴定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
    许雪, 邓淑文, 王晓东, 赵蓉芬, 张虹, 于农, Mohammad Javad Najafzadeh, 史冬梅, 陆敏
    2021, 16(4):  222-228. 
    摘要 ( 231 )   PDF (806KB) ( 1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来自伊朗马什哈德地区(Mashhad,Iran)甲真菌病患者指/趾甲分离的39株黄曲霉复合体(Aspergillus section Flavi)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方法 菌种鉴定采用β-tubulin/calmodulin基因测序的分子鉴定联合MALDI-TOF质谱鉴定;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参照CLSI M38-A3方案检测包括特比萘芬、新三唑类药物、棘白菌素类等10种抗真菌药物。结果 基于形态学鉴定的39株黄曲霉复合体(Aspergillus section Flavi)菌株中,分子鉴定结果表明38株为Aspergillus flavusA. flavus)/Aspergillus oryzaeA. oryzae),1株为Aspergillus minisclerotigenesA. minisclerotigenes)。对38株分子鉴定为A. flavus/A. oryzae菌株采用MALDI-TOF质谱鉴定结果为A. flavus,而MALDI-TOF质谱错误鉴定同形菌种A. minisclerotigenesA. flavus。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特比萘芬、泊沙康唑和棘白菌素类药物对黄曲霉复合体(Aspergillus section Flavi)菌种均具有抗真菌活性。结论 分子鉴定联合MALDI-TOF质谱鉴定可准确鉴定黄曲霉复合体菌株到菌种水平,特别是分子鉴定不能区分A. flavus/A. oryzae,而MALDI-TOF鉴定可将二者区分。完善参考菌种数据库是MALDI-TOF质谱准确鉴定的关键。特比萘芬、泊沙康唑和棘白菌素类药物可作为治疗黄曲霉复合体(Aspergillus section Flavi)菌种所致甲真菌病的潜在有效药物。
    MADLI-TOF MS自建库在马尔尼菲篮状菌快速鉴定中的应用
    郭鹏豪, 伍众文, 邱丹萍, 谢梅英, 刘敏, 廖康
    2021, 16(4):  229-233. 
    摘要 ( 181 )   PDF (1140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DLI-TOF MS)自建库对临床分离马尔尼菲篮状菌快速鉴定的能力。方法 收集广州、玉林、防城港3个地区临床分离的马尔尼菲篮状菌,通过ITS区扩增测序进行菌种准确鉴定。菌株通过微型玻璃珠研磨结合甲酸/乙腈提取法预处理。通过采集建库菌株不同时间点、不同平板上菌丝相和酵母相菌落的质谱数据,建立包含马尔尼菲篮状菌超级图谱的自建库;并用非建库的马尔尼菲篮状菌及临床常见的真菌评估建立的自建库。结果 建立了包含具有39个特征峰的马尔尼菲篮状菌超级图谱的自建库;用于评估的菌株均被鉴定到种,准确率为100%。结论 MADLI-TOF MS建立的马尔尼菲篮状菌自建库能够对于临床马尔尼菲篮状菌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
    2012年度侵袭性真菌耐药监测网(CHIF-NET)侵袭性酵母菌感染的分布特征
    段思蒙, 肖盟, 黄晶晶, 王贺, 张戈, 张京家, 康巍, 王瞳, 肖玉玲, 倪芳, 高岚美, 叶丽艳, 郭鹏豪, 万喆, 陈中举, 杨青, 林洁, 胡庆丰, 李虹玲, 岳娜, 崔兰英, 李刚, 范会, 苏丹虹, 刘丽文, 田素飞, 赵声远, 杜雪飞, 周宏伟, 徐英春
    2021, 16(4):  234-242. 
    摘要 ( 299 )   PDF (935KB) ( 2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目前我国侵袭性酵母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医院侵袭性真菌监测网(China Hospital Invasive Fungal Surveillance Net,CHIF-NET)2012年流行病学数据。方法 研究数据来自中国的22家三级医院,共收集到1619株念珠菌。研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结合ITS测序技术进行菌种鉴定,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K-B)测定氟康唑和伏立康唑药物敏感性。结果 本研究标本类型中来自于外周血液标本的菌株626株,占38.67%,来自其他部位(包括腹水、脓肿、静脉导管、脑脊液、肺泡灌洗液、胆汁、胸水、组织、关节积液和胃液)标本993株,占61.33%,其中分离自腹水的菌株354株占21.87%,分离自脓肿的菌株159株占9.82%,分离自其余标本类型的菌株数量较少(<8%)。1619株念珠菌分离自除血液以外其他部位的菌种,以白念珠菌为主(491株占49.45%),其次为热带念珠菌(164株占16.52%),其余种数量较少(<11%)。检出侵袭性酵母菌患者中男性1006株占62.1%,女性612株占37.8%,年龄范围0~94岁,其中≥65岁患者498株占30.76%。在侵袭性念珠菌感染中,绝大部分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敏感,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R<6%)及热带念珠菌(R<7%)。另外,不同念珠菌在不同的医疗机构有分布差异。结论 中国侵袭性酵母菌感染的分布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感染部位、地域、年龄等,故仍需持续监测。
    DNA微阵列芯片在皮肤分枝杆菌感染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余茜, 闻轶旸, 高志琴, 杨连娟
    2021, 16(4):  243-246,256. 
    摘要 ( 180 )   PDF (1131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DNA微阵列芯片在皮肤分枝杆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传统方法(包括病理学以及培养和测序鉴定)和DNA微阵列芯片技术对6例临床疑似皮肤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皮肤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6例患者的发病诱因多有海鲜接触史或外伤史,表现为单发或是呈淋巴管样排列模式;传统的细菌培养有5例患者阳性,经过测序鉴定分别为海分枝杆菌4例、龟分枝杆菌1例;DNA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6例患者均为阳性,其中海分枝杆菌5例,龟分枝杆菌1例;DNA微阵列芯片技术阳性率(6/6)高于传统的培养技术(5/6),此外检测时间也远低于传统培养技术。结论 DNA微阵列芯片技术具有简便、快速、高敏感等特点,可鉴定皮肤分枝杆菌感染的致病菌种,为临床做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MALDI-TOF MS对临床侵袭性丝状真菌的快速鉴定技术的研究
    张景, 姜斌, 彭娜, 欧阳鹏文, 徐文, 宁兴旺, 刘琼, 谢良伊
    2021, 16(4):  247-251. 
    摘要 ( 208 )   PDF (859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在临床常见丝状真菌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4月—2019年7月本院各种类型临床标本中分离培养的65株丝状真菌,以及某三甲医院惠赠的26株丝状真菌。这91株丝状真菌通过传统形态学鉴定、DNA测序及MALDI-TOF MS鉴定方法后,以DNA测序结果为标准,与另外2种方法的鉴定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评价MALDI-TOF MS在临床丝状真菌鉴定上的应用。结果 在28℃和35℃条件下培养的菌株经质谱仪鉴定后,χ2检验显示P>0.05,提示培养温度差异对结果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以DNA测序结果为金标准,传统形态学方法的正确鉴定率为81.3%(74/91),而基于MALDI-TOF MS技术的正确鉴定率可达97.8%(89/91);研究中,使用"甲酸乙腈提取法"提取蛋白后,丝状真菌质谱鉴定的正确率为90.1%(82/91),而"磁珠研磨法"提取蛋白后的质谱鉴定率则为97.8%(89/91)。结论 临床常规工作中使用质谱仪鉴定常见丝状真菌时,培养温度不会影响质谱鉴定结果;改良"磁珠研磨法"提取蛋白后质谱仪鉴定的正确率优于质谱仪推荐"甲酸乙腈提取法";MALDI-TOF MS技术在常见丝状真菌的鉴定上,相比于传统形态学鉴定,该技术更快速、客观、高效及准确。
    113例儿童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特征分析
    郑冰洁, 王艺蓉, 陈茜岚, 姚晨龙, 王春, 钱秋芳, 林晓
    2021, 16(4):  252-256. 
    摘要 ( 265 )   PDF (741KB) ( 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113例儿童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近5年至我院就诊的113例儿童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患儿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临床特点、真菌学检查结果及菌株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5种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结果 113例患儿年龄范围3个月~16岁,平均年龄10.96岁,其中76.1%的患儿为10~12岁。临床症状主要为外阴瘙痒(47.8%)及外阴分泌物增多(36.3%)。共培养出念珠菌108株,以白念珠菌为主(91.7%),其次为光滑念珠菌(5.6%),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均为1%。所有的白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均敏感,对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耐药率分别为11.1%、10.1%、8.1%,对氟胞嘧啶耐药率为1%。治疗上以外用抗真菌药物为主。结论 113例儿童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以白念珠菌所致多见,不同念珠菌的耐药情况具有差异,规范的治疗有待进一步探讨。
    短篇论著
    他克莫司与常用抗真菌药体外协同抗白念珠菌作用的初探
    王莉, 王华, 周洁, 翟晓翔
    2021, 16(4):  257-261. 
    摘要 ( 245 )   PDF (733KB) ( 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槿乙酸与氟康唑联合抗白念珠菌作用的研究
    郝小康, 王宇鹤, 徐世林, 李楠
    2021, 16(4):  262-265. 
    摘要 ( 85 )   PDF (708KB) ( 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断发毛癣菌致成人脓癣1例
    周成龙, 张晓利
    2021, 16(4):  266-268,283. 
    摘要 ( 300 )   PDF (1404KB) ( 1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女,22岁,头顶部红斑伴脱发3周。皮肤科检查:头顶部大片红斑脱屑,相互融合,红斑内头发大面积脱落,可见毛囊性脓疱及皮下脓肿。真菌直接镜检、培养及分子生物学菌种鉴定,确诊为断发毛癣菌所导致的脓癣,予伊曲康唑(0.2 g/d)口服及2%酮康唑洗剂外用,治疗12周后,皮损基本完全消退,脱发区头发长出。
    综述
    双相型真菌形态转化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付容, 张振颖, 侯彬彬
    2021, 16(4):  269-273. 
    摘要 ( 244 )   PDF (741KB) ( 4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念珠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于淑颖, 周梦兰, 孙天舒, 张丽, 徐英春
    2021, 16(4):  274-278. 
    摘要 ( 137 )   PDF (975KB) ( 1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烟曲霉极性生长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刘慧敏, 马彦
    2021, 16(4):  279-283. 
    摘要 ( 181 )   PDF (805KB) ( 1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极性生长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烟曲霉作为一种丝状真菌,极性生长对其形态发生有重要作用,多个基因参与了烟曲霉的极性生长过程。细胞壁是真菌与周围环境接触的第一环节,也是重要的抗真菌药物靶点,且随着耐药的不断发生,研究烟曲霉致病机制以及新的抗真菌药物靶点十分迫切。该文选取参与烟曲霉极性生长且引起细胞壁成分含量变化或影响细胞壁塑型的部分基因进行综述。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真菌感染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张晓辉, 刘红芳, 席丽艳
    2021, 16(4):  284-288. 
    摘要 ( 201 )   PDF (766KB) ( 1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性粒细胞除了吞噬清除病原体外,还可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NET),这些纤维由染色质组成,染色质装饰有抗菌蛋白以捕获和杀死真菌这类难以吞噬的大型病原体。大量研究表明这种中性粒细胞功能与控制多种真菌感染有显著相关性。本文介绍了NET的形成机制及其作为固有免疫防御的一部分在真菌感染免疫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