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真菌学杂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1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9-12-28
    论著
    球形孢子丝菌刺激小鼠树突状细胞表达前炎症细胞因子的研究
    王晓东, 迪丽努尔·塔西买买提, 迪丽达尔·地里夏提, 哈地利亚·哈斯木, 帕丽达·阿布利孜
    2019, 14(6):  321-325. 
    摘要 ( 631 )   PDF (1233KB) ( 5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分离于新疆的球形孢子丝菌临床株刺激小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后不同炎症因子分泌表达的特征,初步预测这些炎症因子的功能。方法 菌株来源于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患者。将该菌配置成不同浓度的菌悬液(1×104个/mL~1×107个/mL),刺激小鼠DC (细胞悬浮液浓度1×106细胞/mL),分别收集6 h、24 h、48 h、72 h时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酶免法检测IL-1β、IL-6、IL-4、TNF-α、IFN-γ的含量表达。结果 以最低浓度菌液(1×104个/mL)刺激DC,被刺激后的DC分泌了IL-1β、IL-6和TNF-α,不同时间点分泌量分别为:IL-1β(6 h:21.26±3.03;24 h:24.04±4.25;48 h:24.90±4.31;72 h:27.29±6.09)、IL-6(6 h:44.38±3.73;24 h:101.72±12.28;48 h:133.10±8.67;72 h:180.38±13.84)、TNF-α(6 h:860.36±20.64;24 h:356.03±11.46;48 h:457.43±17.39;72 h:1454.53±19.46),但是IFN-γ和IL-4未见分泌表达。IL-1β和IL-6分泌水平有随时间和剂量依赖而逐渐增高,但是TNF-α释放量呈现不规律表达。结论 DC参与了球形孢子丝菌感染的天然免疫应答,分泌的关键炎症因子是IL-1β、IL-6、和TNF-α,表达量为TNF-α > IL-6 > IL-1β。其中IL-1β和IL-6分泌表达量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抗疣状毛癣菌感染的作用研究
    张秀军, 郭艳阳, 朱振来, 薛小文, 马翠玲, 王刚, 付萌
    2019, 14(6):  326-331. 
    摘要 ( 604 )   PDF (2223KB) ( 6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到1例疣状毛癣菌(Trichophyton verrucosum,T.verrucosum)致须癣患者的局部皮损中存在大量中性粒细胞。以往文献报道中性粒细胞通过形成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s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参与抗真菌免疫,但T.verrucosum能否诱导NETs形成,及NETs是否具有抗T.verrucosum作用尚不清楚,故探究中性粒细胞是否通过形成NETs参与杀灭T.verrucosum方法 收集患者病历资料。从患者组织分离、鉴定T.verrucosum。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及T.verrucosum感染小鼠组织中的NETs。T.verrucosum刺激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NETs的形成。NETs与T.verrucosum共孵育,提取T.verrucosum 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真菌数量,观察NETs对T.verrucosum的杀伤作用。结果 T.verrucosum感染患者及小鼠组织可见明显NETs。T.verrucosum与中性粒细胞共孵育后有明显NETs形成。与NETs孵育后T.verrucosum存活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T.verrucosum可以诱导中性粒细胞产生NETs,NETs对T.verrucosum具有显著杀伤作用。

    ERG11基因与热带念珠菌唑类药物耐药关系的研究
    王影, 项明洁, 刘锦燕, 叶书来, 周馨
    2019, 14(6):  332-337. 
    摘要 ( 734 )   PDF (1164KB) ( 7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临床唑类药物耐药热带念珠菌菌株ERG11基因突变及表达情况。方法 连续收集临床分离的热带念珠菌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其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及伊曲康唑的药物敏感性,对唑类药物耐药菌株及部分敏感菌株进行ERG11基因测序,同时采用RT-PCR测定ERG11基因表达量。结果 临床共分离92株热带念珠菌菌株,其中有29株为唑类药物耐药菌株,耐药率31.52%。40株热带念珠菌(29株耐药菌株和11株敏感菌株)ERG11基因序列共发现2个错义突变(S154F、Y132F)和5个同义突变,其中24株唑类药物耐药菌株同时出现上述两个错义突变位点。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29株唑类药物耐药菌株中有19株其ERG11基因表达量较敏感菌株增高。分析16株对3种唑类药物全耐药菌株及其余13株仅对一种或两种药物耐药菌株,显示前者ERG11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热带念珠菌唑类药物耐药与ERG11基因突变及过表达有关,有关热带念珠菌唑类药物的耐药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北京医院侵袭性酵母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高振祥, 陶凤蓉, 骈亚亚, 聂晶晶, 郭莉娜, 徐英春, 胡云建
    2019, 14(6):  338-341,373. 
    摘要 ( 724 )   PDF (789KB) ( 8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北京医院2012~2013年及2016~2017年侵袭性酵母菌的感染分布情况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临床检出侵袭性酵母菌进行菌株收集和统计,采用科马嘉显色培养基、API20C AUX和VITEK-2 Compact YST卡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同时用质谱对所有菌株进行复核鉴定。其中真菌药敏试验采用ATB FUNGUS 3酵母样真菌药敏试剂盒(微量稀释)。结果 2012~2013年我院共检出侵袭性酵母菌62株,其中白念珠菌36株,占比58.06%;光滑念珠菌17株,占比27.41%;近平滑念珠菌5株,占比8.06%;热带念珠菌3株,占比4.83%;其他念珠菌1株,占比1.60%。2016~2017年我院共检出侵袭性酵母菌43株,其中白念珠菌21株,占比48.83%;光滑念珠菌11株,占比25.58%;近平滑念珠菌6株,占比13.95%;热带念珠菌5株,占比11.63%。真菌药物敏感结果显示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2016~2017年侵袭性酵母菌未发现菌株耐药。结论 白念珠菌在我院侵袭性酵母菌感染中占主导地位,虽然近年来我院侵袭性酵母耐药情况有所好转,但仍需进一步做好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

    67例艾滋病合并新生隐球菌性脑膜脑炎临床分析
    王莉琳, 李爱新, 杨雪, 汪雯, 吴昊
    2019, 14(6):  342-345. 
    摘要 ( 765 )   PDF (770KB) ( 6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新生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于北京佑安医院住院治疗的艾滋病合并新生隐球菌性脑膜脑炎患者,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治疗方案及转归。结果 共67例患者确诊为艾滋病合并新生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男60例,女7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74.6%),发热(47.8%)和恶心呕吐(40.3%),为最常见的3个症状。最常见的辅助检查异常是颅内压升高(78.9%),平均216.6(±100.3 mmH2O)。实验室检查CD4+T细胞计数为53.7(±79.9)个/mm3。本组患者病死率29.9%%(20/67)。结论 新生隐球菌性脑膜脑炎是艾滋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降低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病死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充分、规范的治疗,以减少隐球菌对脑实质的损伤,挽救患者生命。

    两性霉素B治疗124例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何沅鸿, 谭清, 杨彤彤, 何盛华, 王印, 周锐峰, 蔡琳
    2019, 14(6):  346-350. 
    摘要 ( 748 )   PDF (793KB) ( 7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两性霉素B (AmB)联合5-氟胞嘧啶(5-FC)治疗AIDS相关性隐球菌脑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13年1月~2018年7月因AIDS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住院,诊断为隐球菌脑膜炎,接受AmB+5FC治疗满2周的124名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4例中85.48%为男性,平均年龄(38.85±11.22)岁。平均病程(22.40±17.75) d,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头痛(89.52%)、发热(47.58)、恶心呕吐(38.71%)。107例未接受ART患者入院时平均CD4+T淋巴细胞计数18(9,41) cells/μL,血浆HIV RNA 1.38(0.46,4.74)×105copies/mL。62.9%的患者初次脑脊液压力>250 mmH2O。AmB导入治疗时间(4.97±1.13) d,平均治疗时间(33.42±13.53) d。治疗2周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含量较治疗前下降,葡萄糖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隐球菌培养2周阴转率87.10%(108/124),4周阴转率96.77%(120/124)。2.42%(3/124)的患者因发生重度药物不良反应而更换AmB。4周病死率为6.45%,12周病死率为12.90%。结论 在密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的情况下,短期使用AmB联合5-FC治疗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耐受性好,疗效佳。

    85株皮肤癣菌感染的病原菌分析及标准化体外药物敏感性研究
    刘洁, 刘晓云, 于波, 胡小平
    2019, 14(6):  351-356. 
    摘要 ( 796 )   PDF (830KB) ( 7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深圳地区教学医院门诊皮肤癣菌感染的病原菌特点,测定7种抗真菌药物对85株皮肤癣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 收集疑诊为皮肤癣菌感染的患者的皮屑(或甲板刮屑、毛发)进行KOH直接镜检和培养。并通过测定皮肤癣菌临床分离菌株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区序列鉴定菌种。参考CLSI M38-A2方案,测定7种抗真菌药物对85株鉴定为皮肤癣菌的临床分离菌株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 161例疑诊为皮肤癣菌感染的患者中KOH直接镜检皮肤癣菌的阳性率为67.7%,真菌培养皮肤癣菌的阳性率为52.8%。菌种鉴定结果为红色毛癣菌68例、犬小孢子菌7例、石膏样小孢子菌3例、趾间毛癣菌5例、紫色毛癣菌1例、断发毛癣菌1例。体外药敏试验显示特比萘芬(GM MIC,0.032 μg·mL-1,MIC范围,0.001~0.125 μg·mL-1)对6种皮肤癣菌表现出良好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而伏立康唑(GM MIC,0.041 μg·mL-1,MIC范围,0.032~0.125 μg·mL-1)在唑类药物中的体外MIC值相对较低。结论 本研究中皮肤癣菌感染的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为主。标准化药敏试验证实特比萘芬和伏立康唑对分离的皮肤癣菌具有较强体外抗菌活力,适用于本地区皮肤癣菌感染的治疗。

    2014~2018年北京协和医院酵母菌血流感染菌种分布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刘文静, 孙宏莉, 张小江, 杨文航, 肖盟, 王瑶, 杨启文, 窦红涛, 王贺, 赵颖, 郭莉娜, 刘亚丽, 张丽, 朱任媛, 徐英春
    2019, 14(6):  357-361. 
    摘要 ( 822 )   PDF (834KB) ( 8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酵母菌血流感染菌种分布和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血培养鉴定结果为酵母菌的临床资料,对菌种分布、抗真菌药的敏感性、阳性报警时间、科室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 血培养中共分离非重复酵母菌206株。真菌瓶、需氧瓶和厌氧瓶酵母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32%(79/6003),0.43%(371/85855)和0.06%(47/77168)。排在前3位的念珠菌分别为白念珠菌72株(34.95%),热带念珠菌42株(20.39%)和光滑念珠菌39株(18.93%);少见菌包括季也蒙念珠菌、毕赤酵母菌、葡萄牙念珠菌、酿酒酵母、郎比可念珠菌、尼瓦利亚念珠菌、红酵母和希木龙念珠菌。我院酵母菌血流感染好发于>60岁的老年患者(42.23%),男性115例(55.83%)。酵母菌血流感染前3位科室为急诊科41株(19.90%),内科ICU和外科ICU均为36株(17.48%)。阳性报警时间从长到短依次为:光滑念珠菌(55.36±26.87) h,近平滑念珠菌(52.58±45.94) h,白念珠菌(49.17±35.37) h和热带念珠菌(23.38±19.32) h。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敏感率分别为98.61%、97.44%、89.66%和71.43%。结论 本院酵母菌血流感染以白念珠菌为主,绝大多数念珠菌对抗真菌药具有较高敏感性,热带念珠菌的耐药率相对较高。

    短篇论著
    妊娠期阴道念珠菌菌种分布及药敏情况
    陈冬丽, 龚宝兰
    2019, 14(6):  362-365. 
    摘要 ( 653 )   PDF (754KB) ( 6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真菌病治疗
    米卡芬净单药或联合治疗肺孢菌肺炎7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张宏英, 钟艳芬, 刘敬娥, 毛雅云, 李红艳, 王新航, 翁恒
    2019, 14(6):  366-368. 
    摘要 ( 767 )   PDF (738KB) ( 6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热带念珠菌致下肢皮肤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刘文丽, 吴迪, 陈爱明, 苏万通, 鲍邦龙
    2019, 14(6):  369-370. 
    摘要 ( 620 )   PDF (1492KB) ( 6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期外用大剂量激素致卡波西肉瘤合并多重感染1例
    夏雅静, 吴永卓, 雷佳银, 郭芸
    2019, 14(6):  371-373. 
    摘要 ( 823 )   PDF (1307KB) ( 6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疑似反转型银屑病表现的红色毛癣菌感染1例
    李浩慧, 郑跃, 尹颂超, 温静, 赖维
    2019, 14(6):  374-375. 
    摘要 ( 685 )   PDF (1426KB) ( 6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絮状表皮癣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刘加, 梁官钊, 刘维达
    2019, 14(6):  376-380. 
    摘要 ( 727 )   PDF (810KB) ( 11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录因子在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调控机制
    赵晓琴, 冯文莉
    2019, 14(6):  381-384. 
    摘要 ( 614 )   PDF (777KB) ( 7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随着白念珠菌发病率增加,耐药率也日渐上升,其中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是其耐药原因之一,生物膜的形成需经过4个阶段,每个阶段由不同转录因子调控,共同促进生物膜的发育。该文主要概括在生物膜形成各个阶段中转录因子可能的作用机制,以便了解白念珠菌生物膜的调控机制,进而为白念珠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