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真菌学杂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1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5-10-28
    专家论坛
    烟曲霉无性产孢的调控机制研究
    桑红, 张彩云
    2015, 10(5):  257-260. 
    摘要 ( 788 )   PDF (858KB) ( 16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烟曲霉是侵袭性曲霉菌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它通过产生无性分生孢子进行感染。孢子的生存能力极强,能在多种微生物培养基上和环境条件下生长。现对烟曲霉无性产孢的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论著
    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大鼠模型的建立
    阎玉彦, 赵作涛, 刘红刚
    2015, 10(5):  261-265,278. 
    摘要 ( 821 )   PDF (1389KB) ( 13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稳定且易操作的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大鼠模型,以促进对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实验研究,指导临床。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免疫抑制+右侧鼻腔填塞Merocel海绵条+右侧鼻腔滴入烟曲霉孢子悬液;B组,右侧鼻腔填塞Merocel海绵条+右侧鼻腔滴入烟曲霉孢子悬液;C组,免疫抑制+右侧鼻腔滴入烟曲霉孢子悬液;D组:对照组。A、B、C组大鼠连续3 d鼻内滴入烟曲霉孢子悬液,4组大鼠均于第1次滴菌后第4天处死。取内眦静脉血监测大鼠免疫抑制情况,对鼻部组织行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免疫抑制组大鼠血中性粒细胞明显降低,接种烟曲霉当天中性粒细胞计数<0.1×109/L,其余两组变化不明显。病理结果显示A组90%(9/10)大鼠鼻腔鼻窦组织被烟曲霉侵袭,10%(1/10)肺部可见侵袭;B、C、D组大鼠无鼻部烟曲霉感染,但C组中20%(2/10)大鼠肺部可见烟曲霉侵袭。真菌培养结果显示A组71%(5/7)大鼠鼻部组织烟曲霉培养阳性,其他组均为阴性。结论 单纯对大鼠进行免疫抑制或单纯造成大鼠鼻腔堵塞均不易造成大鼠鼻腔被真菌侵袭;免疫抑制基础上,对大鼠鼻腔填塞Merocel海绵条后再滴入烟曲霉可以成功建立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模型,其成模率高,模型稳定,操作简易,有利于对此疾病在免疫、病理、药物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阿萨希毛孢子菌对人外周血单核源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
    王瑞丽, 敖俊红, 廖勇, 杨蓉娅, 杨冬倩, 吕雪莲, 陈珊珊
    2015, 10(5):  266-271. 
    摘要 ( 851 )   PDF (949KB) ( 12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体外研究热灭活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asahii,T.asahii)孢子对健康人外周血单核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探讨DCs在T.asahii感染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 体外诱导培养正常人外周血DCs,与不同浓度的热灭活T.asahii孢子进行孵育,DCs与T.asahii浓度比分别为1:1、1:5和1:10,RPMI-1640及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组分别作为空白对照及阳性对照,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组DCs形态的变化;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实验组DCs对T.asahii的吞噬情况并计算吞噬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Cs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情况。结果 诱导孵育过程中DCs形态发生明显改变;24 h时实验组部分DCs内可观察到不止一个被吞噬的T.asahii孢子,吞噬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DCs形态发生明显改变,且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8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升高水平低于LPS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外周血DCs吞噬热灭活的T.asahii孢子后,形态发生改变,表面分子表达水平升高,DCs进一步成熟。

    氟曲马唑对足癣分离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李亚丽, 万喆, 陈伟, 王爱平, 李若瑜
    2015, 10(5):  272-275. 
    摘要 ( 1093 )   PDF (807KB) ( 12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氟曲马唑对足癣分离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联苯苄唑相比。方法 采用CLSI推荐的M-38 A2(皮肤癣菌)和M27-A3(酵母菌)微量液基稀释法对病原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氟曲马唑对红色毛癣菌最小抑菌浓度(MIC)范围为0.031~2μg/mL,MIC50为0.5μg/mL,MIC90为1μg/mL,GM值为0.637μg/mL;联苯苄唑分别为0.031~16μg/mL,0.25μg/mL,2μg/mL,0.634μg/mL;两药对红色毛癣菌MIC GM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4)。氟曲马唑对趾(指)间毛癣菌MIC范围为0.031~1μg/mL,MIC50为0.031μg/mL,MIC90为0.5μg/mL,GM值为0.17μg/mL;联苯苄唑分别为0.125~16μg/mL,1μg/mL,2μg/mL,1.886μg/mL;两药对趾(指)间毛癣菌MIC GM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尽管酵母菌菌株数偏少,但研究结果显示两药对念珠菌属和毛孢子菌属MIC GM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和P=0.031)。结论 氟曲马唑对红色毛癣菌的抗菌活性与联苯苄唑相似,但对趾(指)间毛癣菌、念珠菌属和毛孢子菌属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联苯苄唑。

    粉防己碱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及芽管形成的影响
    郭兰芳, 刘大标, 周梦婕, 华腾江
    2015, 10(5):  276-278. 
    摘要 ( 820 )   PDF (921KB) ( 13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粉防己碱(Tet)对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生物膜及芽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XTT还原比色法观察Tet对C.albicans成膜的影响;将0.01、0.1、1μmol/L的Tet分别与C.albicans悬液共同孵育,显微镜下计数芽管形成率。分别设阳性对照组(两性霉素B与白念珠菌悬液共孵育)和阴性对照组(白念珠菌悬液中不加Tet),试验重复5次。结果 Tet各剂量组对C.albicans生物膜及芽管形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其作用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其中1μmol/L的Tet对C.albicans生物膜及芽管形成的抑制率最高,C.albicans生物膜及芽管形成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1μmol/L的Tet组生物膜及芽管形成率低于0.01及0.1μmol/L组(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t对体外C.albicans生物膜及芽管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中国南北方地区临床孢子丝菌菌种鉴定
    贺羽, 黄梦雅, 胡青碧, 周汛
    2015, 10(5):  279-282. 
    摘要 ( 862 )   PDF (921KB) ( 11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分离自我国南、北方地区50株临床孢子丝菌进行菌种鉴定。方法 分离菌株分别进行25℃恒温培养和玻片小培养,肉眼和镜下观察形态特征;同时提取菌丝相基因组DNA,用PCR分别扩增部分微管蛋白(β-tubulin)基因和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区(Ribosomal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联合β-tubulin基因和ITS区域的系统发育树。结果 结合形态学及系统发育分析,50株菌均鉴定为球形孢子丝菌(Sporothrix globosa,S.globosa)。结论 球形孢子丝菌是目前我国南、北方地区孢子丝菌病的主要致病菌种,为进一步明确我国孢子丝菌病致病菌种的分布提供了依据。

    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Real-time PCR及GM试验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临床应用评价
    王立朋, 鲍翠霞, 于丽梅, 张晓录, 于威娟, 张霞, 李玮, 黄葆华, 李杰, 孙成铭
    2015, 10(5):  283-287. 
    摘要 ( 905 )   PDF (859KB) ( 14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Real-time PCR及GM试验在侵袭性曲霉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1月~2014年6月临床上曲霉菌感染高危病患的血液标本80例,并根据EORTC/MSG诊断标准分为确诊组8例,拟诊组26例,非感染组46例,分别利用NASBA、real-time PCR及GM试验进行检测,计算3种方法的诊断指标并分析评价。结果 NASBA、real-time PCR及GM试验3种方法的灵敏度分别为76.47%、67.65%、52.94%,特异度分别为80.43%、89.13%、80.43%。联合诊断结果显示,NASBA与real-time PCR串联方案有最好的特异度(100%)及阳性预测值(100%);NASBA与real-time PCR并联方案则最为灵敏(94.12%)。结论 NASBA用于诊断IA最为敏感,而real-time PCR则最为特异,GM试验的表现差于前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策略,在特定情况下提高临床早期诊断IA的准确性。

    短篇论著
    61例布鲁杆菌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疗效分析
    王敬琦, 胡雪靓, 马力扬
    2015, 10(5):  288-290. 
    摘要 ( 536 )   PDF (788KB) ( 12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枝孢样枝孢霉致囊肿性痤疮样皮肤暗色丝孢霉病1例
    周亚彬, 葛杰, 陈萍, 孙婷婷, 李东明
    2015, 10(5):  291-293. 
    摘要 ( 796 )   PDF (854KB) ( 15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道1例枝孢样枝孢霉所致囊肿性痤疮样皮肤暗色丝孢霉病。患者男,21岁,主因"面颈部结节、囊肿"5 a就诊。根据囊液真菌镜检培养阳性、病理发现分枝分隔菌丝等特征诊断为"暗色丝孢霉病"。经4个月伊曲康唑400 mg/d口服治疗后,患者面部皮损基本消退,遗留轻度瘢痕。

    断发毛癣菌所致成人黑点癣1例
    杨阳, 刘涵, 景东云, 彭琳琳, 王玲, 夏玉坤, 杨蓉娅, 吕雪莲
    2015, 10(5):  294-296. 
    摘要 ( 1074 )   PDF (917KB) ( 18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女,68岁,福建农民,头顶部片状脱发3个月。体检:头顶部形状不规则暗红斑片,少量脱屑。红斑区毛发根部紧贴头皮脱落,呈黑点状,脱发区毛囊轻度红肿,皮损区头皮局部有轻度波动感。直接镜检可见断发内大量孢子集聚沿发干呈链状分布,真菌培养分离黄白色绒毛状菌落,小培养镜下可见棒形,梨形小分生孢子,尿素酶试验阳性。临床分离株进行rDNA ITS扩增测序,BLAST比对与GenBank中断发毛癣菌序列同源性100%。诊断:断发毛癣菌所致黑点癣。治疗采用伊曲康唑0.2~0.4/d口服及酮康唑洗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及酮康唑乳膏等外用,总疗程2个月,皮损完全消退,断发重新长出,无瘢痕秃发形成。停药后随访半年无复发。

    紫色毛癣菌致成人黑点癣及泛发性体癣1例
    高芸璐, 高志琴, 鞠强, 李民
    2015, 10(5):  297-298. 
    摘要 ( 854 )   PDF (806KB) ( 12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女,23岁。全身红斑、脓疱伴瘙痒反复半年,加重1个月。皮肤科情况:躯干、四肢见对称分布散在环状鲜红斑、有脱屑,红斑周围见圈状分布米粒大小脓疱;头皮毛囊见黑点、断发。经真菌镜检和培养及头皮组织病理和PAS染色,诊断为黑点癣及泛发性体癣。

    红色毛癣菌致脓癣1例
    石庆, 张丽, 孙毅, 陈启红, 曾同祥
    2015, 10(5):  299-301. 
    摘要 ( 922 )   PDF (821KB) ( 18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报告1例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的脓癣,通过病发分子鉴定明确病原菌,早期诊断并进行经验性治疗。方法 提取病发及脓液中的真菌DNA,进行ITS区扩增、测序和比对;同时,对病发和脓液进行真菌镜检及培养,对培养阳性菌落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体外药敏检测。结果 病发和脓液DNA提取及ITS区鉴定提示红色毛癣菌;真菌镜检阴性;真菌培养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提示红色毛癣菌。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显示其对特比萘芬高度敏感。诊断为红色毛癣菌所致头癣,予口服特比萘芬125 mg/d,治疗1个月后明显改善。结论 直接提取病变组织DNA进行早期分子诊断能够能尽早明确致病菌种并指导用药。

    综述
    细菌菌群在宿主抗真菌防御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张杰, 刘维达
    2015, 10(5):  302-306. 
    摘要 ( 722 )   PDF (835KB) ( 13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体表及体内存在着共生的丰富多样的大量微生物,即微生物群落。受遗传和免疫因素的影响,每个个体都有其特定的"微生物指纹"[1-2]。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这些群落的多样性组成逐渐被揭开。近年来,微生物群落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的作用受到了重视,这其中就包括抗真菌的宿主防御。细菌群落可通过定植抗力、抑制念珠菌毒力、维持上皮完整性、调节黏膜抗真菌免疫应答等方面参与抗真菌宿主防御。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在临床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方文捷, 刘加, 潘炜华, 廖万清
    2015, 10(5):  307-311. 
    摘要 ( 850 )   PDF (866KB) ( 17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真菌等临床病原体的诊断、基因分型和耐药性检测对于临床诊治十分重要。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是一个可以同时定量检测多个基因序列的,简单、有效、快速的方法。其步骤包括待测DNA变性、半探针与待测DNA杂交,半探针的连接、PCR法扩增、凝胶电泳或者毛细管电泳鉴定扩增产物。MLPA已经在临床微生物诊断和研究中有了一定的应用,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因其操作简便,反应快速,高通量,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特点,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白念珠菌感染分子机制研究
    康烨, 周密, 阎澜
    2015, 10(5):  312-316. 
    摘要 ( 1461 )   PDF (855KB) ( 12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念珠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真菌。白念珠菌在感染宿主时会遭遇机械阻碍(如上皮细胞),生物、化学和物理拮抗(如胆汁、黏液、pH)及宿主免疫细胞(如吞噬细胞)的杀伤。白念珠菌生物化学、形态学的灵活性及逃逸宿主天然免疫的能力对其发挥致病性至关重要。该文就白念珠菌感染宿主过程中涉及的分子机制做一综述,为进一步探索新的治疗药物提供参考。

    5%盐酸阿莫罗芬搽剂在甲真菌病中的应用
    王爱平, 李若瑜
    2015, 10(5):  317-320. 
    摘要 ( 830 )   PDF (807KB) ( 29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莫罗芬属于吗啉类广谱抗真菌药物,该文就有关5%盐酸阿莫罗芬搽剂在甲真菌病中的应用研究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