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真菌学杂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0-12-28
    论著
    须癣毛癣菌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陈柏叡, 孙毅, 胡小平, 万喆, 李若瑜
    2010, 5(6):  321-326. 
    摘要 ( 2422 )   PDF (1076KB) ( 10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临床上分离自人(36株)及狐狸(5株)的须癣毛癣菌菌株进行新的分类系统鉴定,并检测传统的分类方法是否能满足临床鉴定需要。方法 ①观察原鉴定为须癣毛癣菌菌株在沙氏培养基、1%蛋白胨培养基、溴甲酚紫乳固体葡萄糖琼脂培养基(BCP-MSG)和显微镜下形态学及尿素酶、毛发穿孔等生理学试验表现。②通过ITS区段和LSU区段分子生物学序列分析进行新的分类系统的菌种分型,并对传统形态学和生理学鉴定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①41株须癣毛癣菌形态学及生理学试验符合须癣毛癣菌(38株)和红色毛癣菌(3株)菌落的特点。②ITS区段序列分析发现ITS区段能将须癣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准确的鉴定到种,但无法明确其种内分型;而LSU区段序列分析可对36株(36/38)须癣毛癣菌有性型做出明确的鉴定。结论 传统实验室鉴定方法仍具有其有效性及可靠性。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临床分离的须癣毛癣菌皆为指(趾)间毛癣菌(38/38),而LSU区段的序列分析鉴定狐狸源性菌株皆属于本海姆节皮菌,有别于大多数人源性菌株有性型为万博节皮菌,对于须癣毛癣菌的菌种鉴定更优于ITS区段,但分子生物学试验还需结合形态学的观察,才能够对菌种做出正确的鉴定。
    裂褶菌培养基形态学观察和DNA序列分析
    万力, 任强强, 王启明, 林元珠, 白逢彦
    2010, 5(6):  327-331. 
    摘要 ( 1734 )   PDF (906KB) ( 10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观察裂褶菌在5种培养基上的生长状态、扫描电镜及DNA序列分析,了解该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特征。方法 菌落转种于沙氏培养基(SDA),麦芽浸膏琼脂(ME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玉米粉琼脂(CMA)和察氏琼脂(CZA)平皿培养基,27℃和37℃培养2周,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进行扫描电镜检测及DNA序列分析。结果 菌落在SDA,MEA和PDA上生长状态较好,呈蓬松白色羊毛状;尿素酶试验阳性,放线菌酮耐受试验阴性。光镜下见分支分隔菌丝、侧生的钉状突起及类水母体变异子实体。扫描电镜见菌丝分隔处闭锁联合、侧生钉状突起和泪滴状球形分泌物。经26S rDNAD1/D2区序列分析证实该菌株为裂褶菌。结论 裂褶菌只有丝状型一种菌落形态;分支分隔菌丝及分隔处闭锁联合,侧生钉状突起和泪滴状球形分泌为其形态学特征;孢子由类水母状子实体产生。
    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马尔尼菲青霉酵母相细胞的实验观察
    冯佩英, 黄怀球, 张静, 张晓辉, 孙九峰, 谢治, 鲁莎, 鲁长明, 席丽艳
    2010, 5(6):  332-335. 
    摘要 ( 2072 )   PDF (872KB) ( 9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马尔尼菲青霉酵母相细胞的影响,为研究抗马尔尼菲青霉的免疫机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 将马尔尼菲青霉酵母相细胞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体内和体外两种方式下进行共培养,分别于60min、120min、240min和360min后进行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统计分析体内组与体外组CFU数结果的差异性。利用钙荧光白染色巨噬细胞胞内的马尔尼菲青霉酵母相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特征的变化。结果 经体内和体外两种方式共培养,两组之间的CFU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内不同时间点的CFU计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巨噬细胞内的酵母细胞被钙荧光白染上淡蓝色荧光。结论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体内、外对马尔尼菲青霉酵母相细胞不起明显的杀灭或溶解作用,其最大的吞噬时间为共培养240min。钙荧光白染色可快速有效的区分巨噬细胞与真菌,是一种良好的检测真菌方法。
    STE12α基因对新生隐球菌形态学影响的初步研究
    贾祎鹏, 朱红梅, 赵瑾, 温海
    2010, 5(6):  336-339. 
    摘要 ( 3720 )   PDF (1107KB) ( 8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STE12α基因对新生隐球菌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分别敲除血清A型和血清B型新生隐球菌菌株的STE12α基因,建立缺陷株,再将STE12α基因重新导入建立重建株。观察并比较野生株、STE12α基因缺陷株及重建株在体内、外孵育后菌落和菌落的形态学差异。结果 STE12α基因缺陷株组形成的菌落明显偏少,菌株直径偏小,荚膜发育不良,而重构株组这些方面的改变都得到了恢复。结论 STE12α基因对新生隐球菌的形态学改变有着重要的影响,可能直接影响其毒力。
    CD44在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张俊勇, 樊一斌, 徐红, 赵瑾, 仇芸, 温海
    2010, 5(6):  340-343. 
    摘要 ( 2219 )   PDF (1174KB) ( 11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测定隐球菌性脑膜炎小鼠脑组织中CD44表达,探讨CD44在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隐球菌性脑膜炎免疫抑制小鼠为实验组,未接种隐球菌的免疫抑制小鼠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实验组6h、12h、24h、48h、72h、4d、7d小鼠脑组织CD44表达与对照组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小鼠脑组织CD44均匀分布在脑细胞膜上。实验组隐球菌作用小鼠48h、72h后,CD44在小鼠脑组织脑膜侧分布增加,而在脑实质侧CD44的分布明显减少。病灶周围的脑组织CD44分布也一侧增加,另一侧分布减少。结论 隐球菌侵入小鼠脑组织后,隐球菌诱导CD44向脑组织的一侧移行,向脑膜方向聚集。病灶周围脑组织CD44分布也不均匀。说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发生与CD44有密切的关系。
    无锡地区293例儿童浅部真菌病临床分析
    孙慧, 杨莉佳, 张海平, 尹兴平
    2010, 5(6):  344-346. 
    摘要 ( 1844 )   PDF (747KB) ( 8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无锡地区儿童浅部真菌病的流行及病原菌特点。方法 采用真菌镜检和含氯霉素(和含氯霉素及放线菌酮)的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根据菌落形态及其镜下形态鉴定菌种。结果 293例临床诊断患儿中,直接镜检阳性245例,阳性率83.6%,其中皮肤念珠菌病、足癣、头癣发病例数居前3位,分别为79例(32.2%)、50例(20.4%)和46例(18.8%),共175例,占总病例数的71.4%,其次分别为体癣、甲真菌病、手癣、股癣、花斑糠疹,分别为29例(11.8%)、13例(5.3%)、11例(4.5%)、10例(4.1%)、7例(2.9%)。随着年龄增长,患儿易患疾病有所差异,花斑糠疹0~2岁发病率最高;皮肤念珠菌病0~3岁发病率最高;头癣4~8岁发病率最高;体股癣、手、足癣9~15岁发病率最高。238例镜检阳性标本(7例花斑糠疹除外)共培养出致病菌145株,阳性率为60.9%,其中皮肤念珠菌病培养阳性率为70.9%,股癣70%,体癣51.7%,甲真菌病53.8%,头癣65.2%,足癣50%,手癣45.5%。在145株致病菌中,念珠菌属63例(43.45%),红色毛癣菌43例(29.7%),犬小孢子菌26例(17.93%),须癣毛癣菌4例(2.76%),紫色毛癣菌3例(2.07%),石膏样小孢子菌3例(2.07%),断发毛癣菌2例(1.38%),絮状表皮癣菌1例(0.69%)。结论 本研究为无锡地区防治儿童浅部真菌病提供了依据。
    甲源性念珠菌的菌种鉴定、药敏分析及与基因分型的关系研究
    曹艳云, 徐顺明
    2010, 5(6):  347-350,354. 
    摘要 ( 2045 )   PDF (1096KB) ( 11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甲源性念珠菌的菌种分类和药敏结果,并对咪康唑敏感性不同的白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株的基因型进行聚类分析。方法 采用ROSCO抗真菌药敏纸片对念珠菌菌株进行药敏分析;ERIC-PCR指纹法分别比较白念珠菌及近平滑念珠菌的咪康唑敏感株,中敏株及耐药株的基因型,并对其聚类分析。结果 白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对咪康唑的敏感性分别为42%和32%。而对咪康唑敏感性不同的白念珠菌以及近平滑念珠菌的ERIC-PCR指纹图谱未见特异性条带。结论 ERIC-PCR指纹法可用于不同念珠菌菌株的基因分型;但其念珠菌的基因分型与咪康唑耐药无一定相关性。
    吸毒人群口腔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
    袁有华, 白丽, 武有聪, 刘奇
    2010, 5(6):  351-354. 
    摘要 ( 1646 )   PDF (759KB) ( 8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吸毒人群口腔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念珠菌病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采用美国CLSI推荐的微量稀释法测定75株念珠菌对4种常用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和酮康唑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75株吸毒人群口腔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和酮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0%、4%、8%和13.3%(P<0.01),对氟康唑和酮康唑的交叉耐药率为8%;非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酮康唑的耐药率高于白念珠菌(P<0.05)。结论 吸毒人群口腔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高于对氟康唑和酮康唑的敏感性。吸毒人群口腔念珠菌存在着对氟康唑、酮康唑和5-氟胞嘧啶的天然耐药株和对唑类药物的天然交叉耐药株,且非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酮康唑的耐药率及交叉耐药率高于白念珠菌。
    短篇论著
    伊曲康唑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都琳, 赵敏, 朱元杰, 顾菊林, 陈江汉, 温海
    2010, 5(6):  355-356. 
    摘要 ( 1607 )   PDF (730KB) ( 8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致死率和病残率均较高。伊曲康唑是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体外药敏试验显示其具有良好的抗隐球菌活性。但由于伊曲康唑难以通过血脑屏障,在脑脊液中的浓度较低,其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
    某三甲医院2001~2010年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住院医药费用分析
    晏晨阳, 陈薇薇, 奚伟强, 陶静, 蔡剑飞
    2010, 5(6):  357-359. 
    摘要 ( 1206 )   PDF (800KB) ( 11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住院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及控制该因素的途径,为合理控制费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某三甲医院2001~2010年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各住院患者的费用构成和变动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0年总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04%,药费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55%,检验费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1%。结论 药费的快速增长是导致总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控制药费增长是控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住院费用增长的关键因素。
    病例报告
    伏立康唑联合手术治愈小腿镰刀菌感染1例
    宋红娟, 郭书萍, 王胜, 乔俊敏
    2010, 5(6):  360-363. 
    摘要 ( 1914 )   PDF (1055KB) ( 9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串珠镰刀菌致小腿溃疡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 多次取患者溃疡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观察真菌形态学特征。取皮损组织病理活检。结果 在马铃薯培养基中25℃培养均长出白色棉絮状菌落,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见大分生孢子呈镰刀状,小分生孢子链生和假头状着生并存,在沙堡琼脂25℃和37℃均生长良好,经鉴定为串珠镰刀菌。组织病理学显示为慢性炎性肉芽肿改变,PAS及六胺银染色均未见真菌成分。伏立康唑联合特比萘芬治疗有效,整形外科清创植皮后治愈。结论 确诊1例串珠镰刀菌引起的小腿溃疡,伏立康唑联合手术治疗皮肤镰刀菌感染疗效好。
    须癣毛癣菌致成人眉区脓癣1例
    齐显龙, 郭艳阳, 刘斌, 高天文
    2010, 5(6):  364-365. 
    摘要 ( 1893 )   PDF (932KB) ( 10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告1例由须癣毛癣菌引起的眉毛区域脓癣。患者女性,46岁,左眉部周围红斑1个月。致病菌株经真菌学鉴定为须癣毛癣菌。给予盐酸特比萘芬250mg/d口服,硝酸舍他康唑软膏外用,治疗1个月后皮损完全愈合。
    真菌病治疗
    伊曲康唑联合复方黄松洗液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临床观察
    郭韫懿, 孙忠辉, 张英
    2010, 5(6):  366-369. 
    摘要 ( 2084 )   PDF (749KB) ( 11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伊曲康唑联合复方黄松洗液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观察9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观察伊曲康唑联合复方黄松洗液组(联合组)、伊曲康唑组及复方黄松洗液组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临床疗效。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真菌清除率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后2周,联合组、伊曲康唑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复方黄松洗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联合组临床疗效略高于伊曲康唑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真菌清除率,联合组和伊曲康唑组明显高于复方黄松洗液组(P<0.05)。复发率三组无显著差异(P>0.05)。前两组出现4例轻度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黄松洗液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临床效果好,且经济、安全,但与单用伊曲康唑组无显著差异性。提示伊曲康唑联合复方黄松洗液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疗效主要源于伊曲康唑。
    继续教育
    How to Write a Medical Research Paper for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Glenn S. Bulmer, Robert A. Fromtling
    2010, 5(6):  370-375. 
    摘要 ( 1200 )   PDF (587KB) ( 13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Western-raised scientists are taught with the traditional concepts of:purpose,method,observation and conclusion.This is not true for Chinese educated students.Since all international journals publish papers following these,or similar parameters,the Chinese scientist who wishes to publish in such a journal,must adjust his thinking to fit within this scheme.In this presentation we wish to assist our Chinese colleagues on how this thought process can be followed.
    综述
    重复序列PCR(rep-PCR)指纹分析技术在病原真菌鉴定和分型中的应用
    项明洁, 刘锦燕, 倪培华, 张华, 陈华, 倪语星
    2010, 5(6):  376-380. 
    摘要 ( 1880 )   PDF (1073KB) ( 7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人们对深部真菌感染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用于临床真菌的检测和鉴定。重复序列PCR(rep-PCR)指纹分析技术因其高分辨力、快速、简便、经济等优势,已成为分析真菌基因组、明确菌属间克隆来源的重要方法。本文就rep-PCR指纹技术及其自动化DiversiLab System在病原真菌分类鉴定和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加以综述。
    半乳甘露聚糖对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李世荣, 王红, 张淑文
    2010, 5(6):  381-384. 
    摘要 ( 1509 )   PDF (760KB) ( 11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nvasive aspergillo-sis,IA)发病率逐渐增多,已经成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致死率高的主要原因。有报道称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中IA的发病率为2%~26%,实体器官移植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15%,死亡率可达到74%~92%[1]。在血液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死亡率高达50.0%~90.0%[2]。死亡率高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及不能早期、快速诊断密切相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