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真菌学杂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中国体癣和股癣诊疗指南(大众科普版)
    中国体癣和股癣诊疗指南工作组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3, 18 (3): 193-197.  
    摘要486)      PDF (740KB)(2221)    收藏
    本文为中国体癣和股癣诊疗指南(大众科普版),从体股癣的病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特殊人群及部位、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以问答的形式一一解答,简单易懂,适宜于大众科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特比萘芬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特比萘芬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工作组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0, 15 (5): 257-261.  
    摘要360)      PDF (768KB)(2025)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手癣和足癣诊疗指南(2017修订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真菌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真菌亚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真菌学组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7, 12 (6): 321-324.  
    摘要437)      PDF (814KB)(3006)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硝酸益康唑/曲安奈德乳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5, 10 (4): 234-235.  
    摘要1206)      PDF (802KB)(2212)    收藏

    本文报道了对一种临床常用的外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真菌药物复方制剂——硝酸益康唑/曲安奈德乳膏的临床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以及用法和疗程等的专家共识,用以帮助广大皮肤科医师规范用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医学真菌分类学最新进展
    刘维达, 梁官钊, 张美洁, 葛力瑜, 刘加, 董嘉琤, 宋歌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1, 16 (1): 1-5.  
    摘要373)      PDF (887KB)(1214)    收藏
    近年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进步迅速,真菌分子系统学研究日新月异,真菌命名及分类已发生划时代的改变。诸多真菌存在种属拆分与合并,甚至菌名的改变,亟需更新相关信息。该文总结了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及接合菌门(Zygomycota)等分类学新进展,涵盖了主要医学真菌致病菌,如毛霉菌、皮肤癣菌、念珠菌、隐球菌、马拉色菌及暗色真菌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中国手癣和足癣诊疗指南(基层实践版2020)
    中国手癣和足癣诊疗指南工作组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0, 15 (6): 325-330.  
    摘要1398)      PDF (899KB)(1353)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新型广谱唑类抗真菌药艾沙康唑的研究进展
    赵旭初, 胡爱玲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3, 18 (3): 265-269.  
    摘要102)      PDF (884KB)(681)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中国侵袭性曲霉菌病流行病学现状
    徐媛, 陈敏, 廖万清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8, 13 (1): 57-60.  
    摘要1174)      PDF (781KB)(2719)    收藏

    侵袭性曲霉菌病是重要深部真菌感染之一。曲霉菌可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但主要感染免疫受损人群。近年来中国侵袭性曲霉菌病的发病率、耐药率不断上升,死亡率极高(39%~100%),且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均较困难。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侵袭性曲霉菌病感染的现状,现就目前已有的研究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甲真菌病进展
    王若珺, 李若瑜, 王爱平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8, 13 (2): 114-119.  
    摘要680)      PDF (854KB)(1525)    收藏

    本文就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甲真菌病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的8%环吡酮甲涂剂及5%阿莫罗芬搽剂,美国FDA批准的两个新药10%艾氟康唑溶液及5%Tavaborole溶液,以及一些尚在研究中的卢立康唑、他扎罗汀等,并简述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甲真菌病新剂型的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专家共识
    范瑞强, 袁娟娜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7, 12 (6): 325-327,324.  
    摘要413)      PDF (1299KB)(1028)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中国甲真菌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
    甲真菌病指南专家工作组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2, 17 (1): 1-7.  
    摘要154)      PDF (817KB)(726)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中国手癣和足癣诊疗指南(科普版2022)
    中国手癣和足癣诊疗指南工作组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2, 17 (2): 89-93.  
    摘要217)      PDF (1299KB)(659)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浅部真菌感染中的抗真菌药物治疗进展
    杨之辉, 李若瑜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2, 17 (4): 339-348.  
    摘要53)      PDF (1000KB)(532)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真菌细胞外囊泡的研究进展
    孟玲宁, 曹小利, 张燕, 周万青, 沈瀚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2, 17 (4): 349-352.  
    摘要67)      PDF (814KB)(518)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5%盐酸阿莫罗芬搽剂在甲真菌病中的应用
    王爱平, 李若瑜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5, 10 (5): 317-320.  
    摘要831)      PDF (807KB)(2970)    收藏

    阿莫罗芬属于吗啉类广谱抗真菌药物,该文就有关5%盐酸阿莫罗芬搽剂在甲真菌病中的应用研究做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
    16. 皮肤及皮肤结构真菌感染研究现状与展望
    李东明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8, 13 (6): 363-366.  
    摘要498)      PDF (1037KB)(720)    收藏

    皮肤及皮肤结构真菌感染(SSSFI)是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常迁延不愈,甚至威胁生命。目前很多临床表型未被充分认识。一方面原因是对致病真菌种类认识不够、分离困难和鉴定不准确;另一方面是临床表型及物种多样性研究不全面。传统观念认为浅部SSSFI致病菌多为皮肤癣菌,深部为念珠菌等已知属种。经典分离方法造成许多真菌不能成功分离,或被鉴定为污染菌。扩展SSSFI临床表型及其致病真菌种类研究,不但可以促进疾病的诊断研究,进而使得原本不可治愈的疑难重症的治愈成为可能,还可以发现新物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光滑念珠菌致病性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程鹏, 阿祥仁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3, 18 (1): 58-64.  
    摘要107)      PDF (1484KB)(524)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白念珠菌Ras/cAMP/PKA通路的研究进展
    鲁仁义, 马钱瑶, 张晓龙, 曹永兵, 王彦, 阎澜, 姜远英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7, 12 (1): 52-57.  
    摘要742)      PDF    收藏

    白念珠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真菌,Ras/cAMP/PKA信号通路在白念珠菌的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如形态转换、黏附、生物被膜形成等,对于维持白念珠菌的毒力以及侵袭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对这一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白念珠菌对人体致病的机制,给抗真菌新药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该文重点阐述通路相关蛋白功能、上下游调控关系及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双相真菌形态转换与致病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侯彬彬, 张振颖, 刘晓明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5, 10 (1): 62-64.  
    摘要1071)      PDF (832KB)(2428)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近平滑念珠菌毒力调控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宁雅婷, 张丽, 孙天舒, 徐英春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2, 17 (6): 522-528.  
    摘要108)      PDF (889KB)(455)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艾氟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吴先伟, 邓秀娥, 汪舰笛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9, 14 (3): 180-182.  
    摘要420)      PDF (774KB)(1197)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烟曲霉在不同温度和营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初探
    张晋卿, 刘伟, 谭静文, 万喆, 李若瑜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3, 8 (1): 6-9.  
    摘要1568)      PDF (949KB)(1602)    收藏
    目的 确定烟曲霉的最适生长温度、最高生长温度及致死温度。方法 生长曲线法用来确定培养烟曲霉的最适宜培养基,并测定其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高生长温度;菌落计数法用来确定其致死温度。结果 1)酵母浸膏培养基(yeast extract medium,YG)是测定烟曲霉生长曲线的最适宜培养基;2)在YG培养基中,37℃是烟曲霉的最适宜生长温度,52℃为其最高生长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菌株的生长速度逐渐减慢;3)65℃处理180 min或70℃处理120 min能使烟曲霉完全失活。结论 在YG培养基中,37℃是烟曲霉的最适宜生长温度,52℃为其最高生长温度;烟曲霉的致死条件为65℃处理180 min或70℃处理120 min。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8)
    23. 白念珠菌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进展
    胡婵, 曹智, 吴煜昊, 张国龙, 王秀丽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9, 14 (3): 189-192.  
    摘要363)      PDF (871KB)(1037)    收藏

    白念珠菌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致病真菌,每年导致全球约40万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出现致命的系统性感染。天然免疫细胞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真菌,其中很重要的一种途径是通过氧化应激反应产生活性氧(ROS)从而杀伤白念珠菌。该文通过总结关于白念珠菌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结果,来进一步认识白念珠菌的致病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烟曲霉肺部感染的免疫逃逸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严唯, 林时辉, 幸宇, 徐昉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1, 16 (3): 196-201.  
    摘要258)      PDF (808KB)(509)    收藏
    侵袭性曲霉感染是免疫低下患者死亡重要原因。烟曲霉作为曲霉感染中最为常见的一类是重症患者中常见的肺部真菌感染,具有侵袭性和难治性。其通过吸入宿主体内,通过分泌的蛋白水解酶等定植于肺部。为了对抗宿主体内的保护性免疫反应并持续性生长繁殖,烟曲霉已经开发出了许多复杂且有效的免疫逃逸策略,包括黏附/定植、适应内环境压力、改变营养摄取、逃避宿主补体监视和下调宿主抗真菌反应等多种机制。了解真菌病原体与宿主间复杂的免疫串扰将是研究真菌感染发生机制和治疗标靶的核心内容,为从抗宿主免疫层面探讨烟曲霉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该文对近年来有关烟曲霉肺部感染的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真菌的组织病理学特殊染色
    马天, 宋月星, 邹先彪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1, 6 (6): 367-369.  
    摘要2078)      PDF (342KB)(3788)    收藏
    组织学检查是一种识别真菌快速、简便的方法。本文介绍真菌病的病理学诊断中最常见的特殊染色方法及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26. 白念珠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刘佳存, 王瑞娜, 吕权真, 阎澜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2, 17 (4): 319-323.  
    摘要63)      PDF (847KB)(480)    收藏
    白念珠菌是侵袭性念珠菌病最常见的致病菌,其耐药问题使临床治疗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白念珠菌常见的耐药机制包括药物靶点突变或上调、药物外排增加、生物被膜形成等,近年来代谢调节、线粒体功能改变、选择性剪切等机制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了解白念珠菌耐药机制有助于探索研究全新结构的抗真菌药物和开发更多有效的抗耐药真菌策略。该文就白念珠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絮状表皮癣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刘加, 梁官钊,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9, 14 (6): 376-380.  
    摘要727)      PDF (810KB)(1149)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中药洗液联合联苯苄唑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
    朱红梅, 梁晓博, 温海, 李斌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9, 14 (5): 277-279.  
    摘要1359)      PDF (762KB)(765)    收藏

    目的 观察中药洗液联合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方法 将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分为3组,A组:中药安舒液外洗+1%联苯苄唑乳膏外涂组;B组:中药皮肤康洗液+1%联苯苄唑乳膏外涂组;C组:1%联苯苄唑乳膏外涂组。每日1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 A组有效率为75.00%;B组有效率为78.95%;C组有效率为56.52%;A组、B组有效率均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结论 安舒液、皮肤康等中药洗液联合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可显著提高疗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烟曲霉相关基因、转录因子在其细胞壁重塑、稳态和生长定位中的作用
    高飞飞, 马彦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2, 17 (1): 74-77.  
    摘要5)      PDF (811KB)(478)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双相型真菌形态转化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付容, 张振颖, 侯彬彬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1, 16 (4): 269-273.  
    摘要244)      PDF (741KB)(417)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2002—2022亚洲地区奥默柯达感染回顾性分析
    朱信霖, 李晨, 扈东营, 陈显振, 姜伟伟, 刘伊诺, 陈天杨, 陈天成, 廖万清, 刘晓刚, 潘炜华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3, 18 (2): 123-129.  
    摘要135)      PDF (849KB)(416)    收藏
    目的 分析亚洲地区奥默柯达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提高奥默柯达感染的诊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和荟萃分析的方法,对亚洲地区已报道的奥默柯达感染患者的国籍、性别、年龄、危险因素、发病部位、临床表现、诊疗方法及预后等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奥默柯达感染在免疫功能正常和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中均可发生,发病患者男女比例为1.59∶1,尤其好发于早产儿及中年患者,血液系统为最常受累部位。超半数患者伴有免疫抑制的基础疾病或危险因素,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奥默柯达的临床确诊主要依赖培养。患者预后较差,死亡率高。结论 近年来奥默柯达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诊断主要依赖于真菌培养。加强奥默柯达菌株的体外药敏监测和流行病学研究,对提高奥默柯达感染的临床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评价ITS、BenACaM序列分析在曲霉菌种鉴定方面的应用
    李颖, 徐英春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7, 12 (2): 74-77.  
    摘要1001)      PDF (786KB)(2049)    收藏

    目的 评价内转录间隔区(ITS)、β-微管蛋白基因(BenA)和钙调蛋白基因(CaM)序列分析技术对曲霉的鉴定能力。方法 对169株曲霉临床分离株分别进行ITS、BenACaM序列测定,并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分析以获得其菌种鉴定信息。结果 169株曲霉经ITS、BenACaM序列分析分别有52.7%、66.3%、97.6%菌株鉴定至种水平,47.3%、33.7%、2.4%菌株鉴定至属水平,3个序列对曲霉均不存在无法鉴定情况。结论 ITS、BenACaM均可用于曲霉菌种鉴定,其中以CaM的鉴定能力最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隐球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中国真菌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0, 5 (2): 65-68,86.  
    摘要1316)      PDF (799KB)(1810)    收藏
    隐球菌属在真菌分类学上归入半知菌亚门、芽孢菌纲、隐球酵母目、隐球酵母科,引起人类感染的隐球菌主要是新生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两种隐球菌的无性繁殖体均为无菌丝的单芽孢酵母样菌,在体外为无荚膜或仅有小荚膜,进入人体内后很快形成厚荚膜,有荚膜的隐球菌菌体直径明显增加,致病力明显增强。隐球菌可以感染人体的任何组织和脏器,最常见的部位是中枢神经系统,其次为肺部和皮肤。目前,在免疫抑制患者中,隐球菌感染的发病率约为5%~10%,在AIDS患者中,隐球菌的感染率可以高达30%;而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隐球菌的感染率约为十万分之一左右[1]。在加拿大曾经发生格特隐球菌感染在正常人群和动物中大流行[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75)
    34. 王飞犬小孢子菌的致病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
    徐宇, 杨国玲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6, 11 (1): 62-64.  
    摘要903)      PDF (798KB)(1874)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特比萘芬在皮下及深部真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朱红梅, 温海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0, 15 (6): 374-377.  
    摘要698)      PDF (883KB)(429)    收藏
    特比萘芬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对丝状真菌、双相真菌及酵母菌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除了在皮肤癣菌感染中用作一线治疗用药,特比萘芬在皮肤皮下及深部真菌感染中,也有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特比萘芬在浅表真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朱红梅, 温海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0, 15 (5): 297-303.  
    摘要496)      PDF (822KB)(569)    收藏

    特比萘芬是治疗皮肤浅表真菌感染的主要药物之一,是皮肤癣菌感染的一线治疗药物。上市至今,在甲真菌病、头癣、体股癣、手足癣等浅表真菌感染中,有极为广泛的临床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对某些皮肤黏膜念珠菌感染也有疗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一种简便、快速、高效适合PCR的真菌DNA提取方法
    柴海云, 张磊, 袁牧歌, 朱庆义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7, 12 (6): 359-361,367.  
    摘要889)      PDF (1508KB)(1592)    收藏

    目的 探索一种新的真菌DNA提取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耗时较短,应用范围广。方法 将酶消化和Chelex-100提取DNA方法联合起来,配制一种新的DNA提取试剂。通过真菌ITS4和ITS5通用引物进行PCR,对新的DNA提取试剂同市售的Takara lysis buffer在DNA提取方面的效能进行评价,同时对DNA浓度和纯度进行测定。结果 实验所用34株真菌,自配试剂成功提取出32株真菌DNA;Takara lysis buffer成功提出27株真菌DNA。对于两种方法都没能提出DNA的2株真菌,经液氮研磨破壁后,自制试剂均成功提取;而Takara lysis buffer仅成功提取DNA 1株。结论 同市售试剂Takara lysis buffer比较,自配DNA提取液提取DNA质量相对较高,可用于临床常见感染真菌的PCR诊断。对于某些真菌,提取DNA之前先进行菌体破壁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宿主对白念珠菌的免疫机制进展
    钟慧婷, 佘晓东,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7, 12 (6): 375-377.  
    摘要296)      PDF (803KB)(970)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甲真菌病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胡曼淇, 陈洁, 茅玮炜, 张硕, 严格, 缪晓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3, 18 (3): 285-288.  
    摘要119)      PDF (838KB)(377)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卫凤莲硝酸舍他康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孙玉鲁, 张锐利, 苏芳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5, 10 (4): 252-256.  
    摘要1185)      PDF (870KB)(2363)    收藏

    硝酸舍他康唑(sertaconazole)是一种新型、广谱、高效的外用唑类抗真菌药。本文就其药理作用、抗炎、止痒、抗真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加以综述。新的剂型-微乳凝胶,增强皮肤渗透性和存留时间,而且能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外用硝酸舍他康唑治疗皮肤癣菌病和浅表念珠菌感染见效快,治愈率高,疗程短。根据药代动力学,舍他康唑只需每日用药一次,加之其止痒活性,增加了患者依从性,从而提高了临床治愈率。最新临床研究发现外用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对脂溢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有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